首页

中国女王合集

时间:2025-05-29 18:03:09 作者:人民网评:为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 浏览量:78707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市场之基。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必须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健全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围绕健全均等普惠、功能完备、帮扶精准、基础巩固、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出20条举措。这是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的有力体现,对提高就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而深远影响。

  良好的就业公共服务,有利于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效对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连续4年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就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与党和国家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密不可分。进一步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亟需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强化担当、狠抓落实,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县(区)以上普遍成立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超过98%的街道、乡镇设立了服务窗口。但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与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的就业形势相比,我国就业公共服务还需继续扩容提质增效。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效,为各类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创造更加均等可及的条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技术进步造成不少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为劳动者提供针对性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能力提升等服务,能够帮助他们走好走稳就业路。

  就业公共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产业与就业的重要环节。2024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将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等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将为推动实现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为谁服务”,精准发现识别服务对象、摸排判断服务需求;围绕“服务什么”,完善功能完备的就业公共服务内容;围绕“怎样服务”,推行帮扶精准的服务模式;围绕“谁来服务”,打造基础巩固的就业公共服务格局;围绕“服务提效”,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以“五个围绕”为实施路径,不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巩固就业稳定态势,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山东推出“五重一基”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计划,四川打造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基地……越是承压前行,越要千方百计稳住就业。以高质量的就业公共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定能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现场:抢险任务艰巨 搜救仍在持续

基于入境旅游市场的深刻变化,该厅和文旅企业正携手,以深化拓展“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影视+旅游”“展览+旅游”“体育+旅游”等业态,不断丰富符合境外游客消费习惯、消费偏好的新式文旅产品供给。

现场直击第九批国家集采,42个品种再迎“降价风暴”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伦县打造了郊野公园。作为负责人,内蒙古草原漫之旅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敏键介绍,郊野公园有全长29公里的越野路线,征用了当地农牧民的部分草场,“我们前3年给这些农牧民补贴现金,之后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红”。此外,当地还对郊野公园周边环境进行整体升级改造,拓宽了乡道、修缮了农牧户圈棚、美化了村容村貌。

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启大融合发展新篇章

如今,中国不仅拥有先进科技,还有成千上万投资潜力巨大、资源丰富的企业,甚至让一些欧洲大国相形见绌。芬兰希望同中国发展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全球环境发生巨变的背景下另辟蹊径。

财政部:研究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健全管理机制

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陈如桂的行为构成受贿罪。陈如桂受贿数额特别巨大,应依法惩处。鉴于其部分受贿系未遂,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主动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贿事实,认罪悔罪,积极退赃,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已全部追缴,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5995万元“不翼而飞”:银行存款再现“失踪”谜局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表示,改革开放促进中国各领域蓬勃发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倡导多极化世界、互信的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努力建设开放包容的多边经济,这些努力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繁荣未来贡献了重要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